第1章 升官?升天还差不多-《大明: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瞧了一眼苏根生的字迹,苏谨满意的点点头:“嗯,不愧是秀才,这字迹可比咱的强太多了,来来来,继续往下写——‘

    洪水之初,臣为保祖陵王气不泄,亦遵洪水不没祖陵之嘱,无奈首虑祖陵,次虑运道,再虑民生,唯决水堤放水,然天灾人祸实难避也。。。’”

    苏根生的脸彻底绷不住了:“二叔,祖陵明明好好地,你也没有决堤放水去淹百姓的农田啊,反而这两年在你的治下,百姓再无洪水、旱灾之苦,为啥要这么写啊?

    况且,你好歹也是进士出身,可为什么自三年前开始你的字就变得那么...那么...难以捉摸?”

    苏谨翻个白眼:“你直接说我的字是狗爬的不就行了?”

    苏根生嘿嘿一笑,挠了挠头不敢作声。

    “我不是说了吗,三年前我脑袋受了冲撞,之后我的手就有些不太听使唤了,没办法写字”,苏谨没好气又略带心虚地瞟了他一眼,赶紧岔开话题:

    “这奏折明早就要发呢,你再这么啰啰嗦嗦的,啥时候才能写完?”

    瞧了瞧笔下的奏折,再看看苏谨,苏根生总觉得很委屈:

    “可我就是搞不懂啊,你为啥就不愿意上书表功?

    要知道凤阳县这些年在你的治下,那可是天翻地覆的变化,陛下要是知道了,肯定会升你的官啊!到时候咱光宗耀祖难道不好?”

    “你快闭嘴吧!”

    苏谨没好气的翻个白眼:“升官?升天还差不多!”

    知道不解释清楚,这倔驴一样的木瓜脑袋,恐怕几天都睡不好觉。

    不过好在苏根生本是自己本家的亲亲侄子,为人也忠诚可靠,苏谨决定还是向他解释一下:

    “我问你,咱这位陛下这些年杀了多少官员?”

    “这...”苏根生挠挠头。

    “我来回答你,远的胡惟庸案、空印案不说了,近一点的就说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,自六部左、右侍郎以下,就宰了数万人!

    有的省份官员几乎都快被杀绝了,这时候你让我表功?那是急着升官吗?赶着去投胎还差不多!”

    苏根生微微一滞,惊愕的看向苏谨:“所以这些年,你才刻意疏远府衙的那些官员?”

    “是啊”,苏谨叹口气,瞟向了窗外的夜空,眼中似乎带着一丝对过去的怀念。

    还有许多话他没敢对苏根生说,因为说出来他也不会信。

    就算苏谨并不熟知历史,但是洪武四大案他还是清楚的。

    今年五月太子朱标薨,举国哀悼,而远在南京的老朱在明年,就会悍然发动最后一个大案——蓝玉案!

    蓝玉案后,也彻底宣布淮西的武勋势力被清除,而他那可爱的皇太孙朱允炆,也能安安稳稳的上位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