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有的人可能会被打击得一蹶不振。 当然做科研的人,也不可能都在做科研,还是饿不死的,这种科学家一般都在大学任教,或者本身就有钱。 只是心理上受到巨大打击。 但排除数学物理基础领域研究,在商业上的同赛道科研竞争,那真的是你死我活了。 别人先研究出来就先申请专利。 最后投入海量资金也许都打了水漂。 在药物领域尤其如此。 各种专利壁垒还有研究失败风险是很多落后公司倒闭的主要原因。 陆晓见大家都接受了他的观点,继续说道:“咱们试一试就知道了,不要在意别人怎么报道,怎么评价这项技术。” “首先我们要从最基础的研究,不要参考已经在明面上的失败理论,也许本身这就是误导的东西。” 杜峰点点头,这里的人都是生物领域的科研工作者。 不是生物领域的人也进不了这里。 他们原本的单位,可都是各大秘密实验室,这里一个纯新人都没有。 想象一下,内地才只有这一个这样的实验室,竞争是有多激烈。 既然大家都是人才,那就都能参与讨论。 陆晓其实是知道问题答案,怎么进行实验,他心里都有数。 但他还是准备看看大家讨论。 正好能判断一下大家的水平怎么样。 干细胞提取在陆晓这里算是很简单的技术了,真正难的是基因进化时,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后遗症。 副本世界他就是无法控制变异的细胞,这才不得不忍受强烈痛苦。 还好当时他能意识抽离身体,感受不到那么多疼痛。 不然普通人第一个月估计就死了。 陆晓慢慢发现,大家水平都不错,其中有两个人还说到正确路线上了。 既然如此陆晓也不想再浪费时间,大家什么水平,他大致心里有数,将来安排工作心里也更加有底。 这次就直接分配任务。 作为实验室主任,一个实际操作经验几乎为0的人。 那自然是抱着肩膀,看着手底下的科研狗们努力工作咯。 提出方向和意见,才是他的工作。 就好比80岁的老院士,他负责一个项目,难道指望他能上实验台实操吗。 这身体也不允许嘛。 虽然陆晓还年轻,也可以把他当成老头子,反正不实操做实验,其他什么都行。 理论是能看书涨经验的。 但实操陆晓试过了,不可能做着实验,经验值就飞速提升。 到时候只会丢自己的脸。 如果做什么都有经验值,那岂不是陆晓跑步跑着跑着就成了世界冠军,打拳打着打着又成了拳王? 那就无所不能了。 而现在,陆晓至少想要提高身体素质,不能用经验值用模拟器提高。 不想辛苦锻炼运动,那唯一的办法,就是从基因上入手了。 搞出干细胞技术,也只是陆晓的基因项目的前站。 陆晓需要先有干细胞提取技术,随后培养各种身体器官,然后直接将基因药物作用于器官上,这样就能不用真人实验,却依旧能获得大概的效果。 “杜峰和张诺说的不错,这条技术路线是可行的,你们各带一个实验组,自己分组,实验材料自己看着办,用你们自己的细胞也可以,具体方案如下...。”陆晓很自信从容的开始分发项目。 听着陆晓似乎早有具体实验路线,所有人都生起一个念头。 主任不会早就有成熟的技术了吧? 不然怎么会连那么细节的东西都提醒大家了,那刚才大家还讨论个什么劲儿! 此时所有人看向陆晓的目光也带着一丝敬畏,刚才看来主任是在考察大家的老底啊。 杜峰和张诺这不就出头了,原本他们一个只是年纪大一个只是学问不错,其实还是普通科研人员。 工资也没有比大家高。 大家都是底层苦哈哈,现在却不一样了。 新官上任,陆主任直接让他们各带一个组! 第(3/3)页